安全檢查是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落實安全措施、預防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是發動實驗室相關人員共同做好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種有效形式。在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檢查占據著重要地位。檢查具有檢驗和考查之意,安全檢查就是對實驗室各項科研教學活動存在、存在的各種因素,發現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隱患。也就是把可能發生事故的各種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實驗室安全檢查項目
要做好實驗室安全檢查,首先應明確實驗室安全檢查的項目類別和檢查內容:
1、責任體系
1.1 學校層面安全責任體系
組建校級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機構,明確實驗室安全管理的職能部門,并且由學校與院系簽訂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書,明確人員、分工和職責。
1.2院系層面安全責任體系
任命院系黨政負責人為本學院的實驗室安全工作主要領導責任人,成立院系級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院系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由院系牽頭,和實驗室的安全責任人簽訂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書。
1.3經費保障
學校層面執行每年的實驗室安全常規經費預算,并投入專項經費用于實驗室安全建設與管理,并且落實重要安全隱患整改的經費。
院系層面自籌經費投入實驗室安全建設與管理。
1.4隊伍建設
學校層面配備專或兼職的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可以由教師、實驗技術人員或學生組成實驗室安全督查/協查隊伍。
各級主管實驗室安全的負責人則應在一年內接受實驗室安全管理培訓,并取得相應的培訓佐證。
1.5其它
運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健全實驗室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和監控預警系統。并且建立完整的實驗室安全工作檔案,備查或便于自行查找。
2、規章制度
2.1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學校層面應制定校級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辦法,學院層面應制定各類院系級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并且明確各類實驗室的安全管理細則。
3、安全宣傳教育
3.1安全教育活動
學校應不斷改進并完善安全教育培訓,逐步開設實驗室安全的必修課或選修課,每年開展全校教職工和學生的安全教育培訓活動。
院系則應根據本學院的教學特色開展專業的安全培訓活動、具有學科特點的應急演練、并組織實驗室安全知識考試。
3.2安全文化
通過微信公眾號、安全海報、安全文化月、安全專項政治活動等形式,建設適合學校特色的安全文化,編印學校實驗室安全手冊,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4.安全檢查
4.1危險源辨識
校級和院系級應建立危險源分布清單;對涉及危險源的實驗場所,應張貼明確的警示標識;并建立針對重要危險源的風險評估和應急管控方案。
4.2安全檢查
學校各級都應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檢查,學校層面每年不少于4次,院系層面每月不少于1次,留存檢查記錄。而對于高危實驗室物品或高風險場所,則應開展專項檢查。
實驗室級則應建立每日值日臺賬,并為安全檢查人員配備專業的防護和計量用具。
4.3安全隱患整改
對于安全檢查中檢查出的不符合項,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到相應責任人,督促責任部門及時對不符合項進行整改。
4.4安全報告
學校對于安全檢查應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通報,院系則應留存安全檢查記錄和整改記錄。
5.實驗場所
5.1場所環境
具有危險源的實驗場所應張貼安全信息牌,明確場所內的安全風險點、安全責任人、涉及的危險類別、防護措施和有效的應急聯系電話等,并做到及時更新。
實驗場所應具備合理的安全空間布局,保持消防通道的通暢不堵塞,各類設施設備符合相關法規標準。
5.2衛生與日常管理
實驗室內應分區明確、各區相對獨立;保持實驗環境的整潔衛生;建立實驗室衛生安全值日制度,并按實際簽核記錄。
5.3場所其它安全
對所有實驗室都登記造冊,針對危險性實驗室配備相應的急救物品,廢棄的實驗室則應張貼明顯標識和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6.安全設施
6.1消防設施
實驗室應配備合適的滅火設備、醒目處張貼緊急逃生疏散圖,并定期開展使用訓練。
6.2應急噴淋與洗眼裝置
存在可能受到化學或生物傷害的實驗場所,應配置應急噴淋和洗眼裝置,保證可正常使用,并定期開展使用訓練。
6.3通風系統
有通風需要的實驗場所,應配備符合要求的通風系統,配置合理、使用正常、操作合規。
6.4門禁監控
重點場所應設置門禁和監控設備,并與實驗室準入制度相匹配,并設專人管理。
6.5實驗室防爆
存在爆炸危險性的實驗場所,應符合防爆設計要求,并妥善防護具有爆炸危險性的儀器設備。
7.基礎安全
7.1用電用水基礎安全
實驗室用電用水應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易燃易爆場所則應使用防爆電氣線路和裝置,并且保障進水系統的布置合理、運行正常。
7.2個人防護
進入實驗室的人員應穿著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具,并定期維護檢查,保證有用性。
7.3其它
進行危險性實驗,必須同時具有至少兩人在場。實驗前后應整理實驗室臺面,保持實驗環境的整潔干凈,并做好實驗場所的使用登記記錄。
8.化學安全
8.1危險化學品采購、驗收、發放
只向具有危化品生產經營許可資質的單位購買危險化學品。劇毒品、易制毒品、易制爆品、爆炸品的購買程序合規。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等購買前須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
8.2實驗室化學試劑存放
實驗室的化學品應建立動態使用臺賬,藥劑存放應科學有序,危化品總量應合乎要求,藥品標簽應完整清晰。
8.3實驗操作安全
制定危險實驗、危險化工工藝指導書、應急預案,危險化工工藝和裝置應設置自動控制和電源冗余設計,做好有毒和異味廢氣的收集和防護。
8.4管控類化學品管理
易制毒品、易制爆品分類存放、專人保管,做好領取、使用、處置記錄,爆炸品單獨隔離,限量存儲,使用、銷毀按照公安部門的要求執行,麻醉品和精神類藥品儲存于專門的保險柜中,有規范的領取、使用、處置臺賬。
8.5實驗氣體管理
從合格供應商處采購實驗氣體,建立氣體鋼瓶臺帳;氣體的存放和使用符合相關要求;設置必要的氣體報警裝置;氣體管路和鋼瓶連接正確、有清晰標識。
8.6化學廢棄物處置管理
化學廢棄物由具備資質的單位(企業)簽約處置,學校有統一的化學實驗廢棄物標簽,配備化學實驗廢棄物分類容器。
8.7危險品倉庫與廢棄物中轉站
學校建有危險品倉庫、化學實驗廢棄物中轉站,對廢棄物集中定點存放。
8.8其它化學安全
學校有統一的試劑標簽,不使用破損量筒、試管等玻璃器皿,盛放配置試劑的燒杯、燒瓶不得無蓋放置。
9.生物安全
9.1實驗室資質
開展病原微生物實驗研究的實驗室,須具備相應的安全等級資質;開展病原微生物實驗須向衛生或農業主管部門申報備案;在規定等級實驗室中開展涉及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實驗。
9.2場所與設施
實驗室安全防范設施達到相應生物安全實驗室要求,各區域分布合理、氣壓正常;配有符合相應要求的生物安全設施。
9.3病原微生物采購與保管
采購或自行分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須辦理相應申請和報批手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應妥善保存和嚴格管理。
9.4人員管理
開展病原微生物相關實驗和研究的人員須經過專業培訓,為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工作人員須提供適宜的醫學評估,制定相應的人員準入制度。
9.5操作與管理
制定并采用生物安全手冊,有相關標準操作規范;開展相關實驗活動的風險評估和應急預案;實驗操作合規,安全防護措施合理。
9.6實驗動物安全
實驗動物的購買、飼養、解剖等須符合相關規定,動物實驗按相關規定進行倫理審查,保障動物權益。
9.7生物實驗廢物處置
生化廢棄物的處置應有專用集中場所,生化廢棄物的處置應滿足特殊要求。
10.輻射安全
10.1實驗室資質與人員要求
涉源學校須取得“輻射安全許可證”;涉源人員須經過專門培訓,定期參加職業體檢。
10.2場所設施與采購運輸
輻射設施和場所應設有警示、連鎖和報警裝置,涉源實驗場所每年有合格的實驗場所檢測報告,學校設有專門存放放射性廢棄物的容器和暫存庫,放射性物質的采購、轉移和運輸應按規定報批。
10.3放射性實驗安全及廢棄物處置
各類放射性裝置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操作規程、安保方案及應急預案,并遵照執行;放射源及設備報廢時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處置方案或回收協議。
11.機電等安全
11.1儀器設備常規管理
建立設備臺帳,設備上有資產標簽,實名制管理;大型、特種設備的使用需符合相關規定;儀器設備的接電和用電符合相關要求;特殊設備應配備相應安全防護措施。
11.2機械安全
機械設備應保持清潔整齊,可靠接地;操作機械設備時實驗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鑄鍛及熱處理實驗應滿足場地和防護要求;高空作業應符合相關操作規程。
11.3電氣安全
電氣設備的使用應符合用電安全規范,操作電氣設備應配備合適的防護器具。
11.4激光安全
激光實驗室配有完備的安全屏蔽設施,激光實驗時須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具。
11.5粉塵安全
大量粉狀物質的儲存與使用場所,應選用防爆型的電氣設備;產生粉塵的實驗場所,須穿戴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具;保證實驗室粉塵濃度在爆炸限以下,并配備合適的滅火裝置。
12.特種設備與常規冷熱設備
12.1起重類設備
額定起重量大于規定值的設備須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起重機械操作人員、檢驗單位須有相關資質;起重機械需定期保養,設置警示標示,安裝防護設施。
12.2壓力容器
規定壓力容器須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和《壓力容器登記卡》壓力容器操作人員、檢驗單位須有相關資質;壓力容器的存放區域合理,有安全警示標識;存儲可燃、爆炸性氣體的氣罐滿足防爆要求;壓力容器應有專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實行使用登記。
12.3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規定壓力容器須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和《壓力容器登記卡》壓力容器操作人員、檢驗單位須有相關資質;壓力容器的存放區域合理,有安全警示標識;存儲可燃、爆炸性氣體的氣罐滿足防爆要求;壓力容器應有專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實行使用登記。
取得《廠內機動車輛監督檢驗報告》,操作人員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持證上崗,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定期檢驗。
12.4加熱及制冷裝置管理
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冰箱滿足防爆要求,冰箱內存放的物品須標識明確,試劑必須可靠密封,冰箱、烘箱、電阻爐的使用滿足使用期間和空間等要求,烘箱、電阻爐等加熱設備須制定安全操作規程,使用明火電爐或者電吹風須有安全防范舉措。
二、實驗室安全自查
安全檢查是獨立于本實驗室外的其他人員,也可以解釋為“第三方”檢查,那為了在“第三方”檢查前查找出本實驗室的安全隱患,則需要優先開展實驗室安全自查活動。實驗室安全自查活動內容包括:
1、管理制度與責任體系
建立實驗室安全責任制,制定符合本實驗室的安全規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安全檢查制度、安全培訓與人員準入制度、安全報告制度。并定期開展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如事故應急演練、安全月等。
2、設施與環境
儀器設備符合安全和環保要求,運行環境安全良好;安全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完好有效;設置安全警示標志;保持實驗室的環境衛生整潔。
3、實驗管理
對實驗過程進行安全評估,制定并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實驗人員充分了解危險風險和防護措施;實驗過程中采取必要防護措施;禁止不合格實驗材料和儀器設備進入實驗室;儀器設備按照操作規程使用;實驗室不得進行與實驗無關的活動。
4、危險化學品與危險廢物
落實“五雙制度”,即“雙人保管、雙人領取、雙人使用、雙把鎖、雙本賬”;做到“四無一保”,即無被盜、無事故、無丟失、無違章,保安全;劇毒、易制毒、易制爆等學校集中管控化學品按規定購置、領用、暫存、使用;臺賬清晰,帳物相符,使用記錄完整;少量多次購置,不得大量存放;實驗產生的危險廢物按規定收集處置。
5、實驗室特種設備
氣瓶、壓力容器的存放、使用符合安全規定;氣瓶的充裝符合有關規定;實驗室用起重機械年檢、保養、使用等管理符合有關規定;特種設備管理和使用人員具有相應資質。
6、輻射安全
放射源/射線裝置的儲存與使用符合安全標準;配備與輻射類型和輻射水平相適應的防護用品和監測儀器;管理和使用人員具有相應資質。
7、生物安全
具備與生物安全防護等級相適應的設施和管理措施;能夠為工作人員提供與生物安全防護等級相應的保護措施;實驗動物安全管理符合相關規定。
8、其它安全
高溫、低溫、高速、激光等特殊設備管理規范;個人安全環保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