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法規與標準,是做好工程質量監督的基礎。從原《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gbj300—88實施至廢止,到現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的執行,新標準不僅體現了“驗平分離、強化驗收、完善手段、過程控制”的指導思想,而且體現了《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精神實質。使工程質量監督實現了從微觀監督到宏觀監督,從直接監督到間接監督,從實體監督到行為監督,從質量核驗到竣工備案的轉變。
工程質量監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建設工程的使用安全和環境質量;其主要內容是工程建設各方主體質量行為和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使用功能以及采用巡回抽查的方式,對建設單位組織的竣工驗收實施監督并出具工程質量監督報告。這是工程質量監督應遵守的方針、政策和方法。
工程質量監督,是一項技術性、原則性很強的工作,它集科學性、公正性和法制性于一體。它要求質量監督機構必須堅持原則,并具有相當的專業素質和敬業精神,要本著為人民負責、為歷史負責的責任感,這樣才能體現科學性、公正性、權威性的原則,才能發揮監、幫、促的作用,才能強化工程質量“企業自控,社會監理,政府監督”的管理體制,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加強各方主體質量行為的監督作為工程質量監督部門,要全面的做好單位工程的規劃、圖紙以及施工企業資質、監理企業資質、各崗位證書的審驗工作;要細致全面地做好會審紀要、施工組織設計、監理合同與監理方案等。要切實抓好主體質量的監督,倚重施重,這是工程質量保障的關鍵和核心
重點做好施工現場的管理監督施工企業應做到“三有、三控、三符合”。筆者的體會是:“三有”是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應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應有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應有施工質量檢驗制度和綜合施工質量水平評定制度。“三控”是材料控制。要做好建筑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構配件、器具和設備的現場驗收;必須嚴格工序控制,優質工程是從第一道工序開始的,各工序應按施工技術標準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應進行檢查驗收控制。未經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的,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三符合”是要求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圖紙設計要求,符合施工規范、標準規定,符合工程承包合同質量約定等。
施工現場管理體現一個施工企業的質量意識、質量觀念、質量層次、質量追求、管理水平,質量監督其實就是要體現施工管理到位,保證工程質量。
落實單位工程的實物監督現場實物監督,是掌握工程質量第一手材料與信息的源泉,是把握工程質量脈搏與契機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工程質量監督質量的重要手段。監督員應到場就位檢查,工作細致,落實到位.如:基礎持力層檢查,就是要全面檢查其平面尺寸、標高是否與圖紙設計一致,持力層土質是否與地質報告坐落土層一致,細查持力層面局部有沒有異常現象等。
加強對施工資料、監理行為的檢查對施工技術資料監理行為的檢查,就是要查閱施工技術資料是否與工程進度同步,是否內容系統完整、記載真實清楚,是否符合設計、施工規范、驗收標準規定;查現場監理行為是否程序合法,監理是否公正、科學、誠實、守信。
工程質量監督應與時俱進。一個工程質量監督員,要把自己當好新時期工程質量監督的哨兵與衛士,把重質量意識出優質工程當作我們奮斗的目標。要在在政治上、思想上扣上安全帶系上保險繩,勿觸黨紀國法的高壓線,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好優質服務當作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工程質量監督制度,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市場經濟越是發展就越要講法制,工程質量監督工作越顯得重要,越要強化政府對工程質量的宏觀管理。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工程質量監督的任務更加艱巨。為此,強化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力度,認真研究并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下監督工作的理論,改進工程質量監督方法,提高監督工作的有效性,完善質量監督機制,有效的發揮監督工作的作用,是每一個工程質量監督人員的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