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遷安市被河北省確定為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下一步,遷安市將重點推進八方面工作,形成城鎮布局合理、體制機制健全、社會事業進步、產城互動互促、人居環境良好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按照現有戶籍改革政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寬城鎮落戶限制,努力吸引農村人口進城鎮;推進居住證制度,實行居住證年限與教育、醫療、養老、就業、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掛鉤,實現同城同待遇;建立合理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優先解決可轉移人口存量,逐步解決增量。
創新土地管理模式。探索農村宅基地體制改革,加快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和流轉體系建設,引導農村土地有序流轉;改革現有建設用地管理模式,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積極推進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范市工作,規范農村三資管理,積極開展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試點;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為統領,加快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
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嚴格落實“1個中心城區、3個城鎮組團、38個農村新型社區、48個特色保留村”四級城鎮規劃發展體系,加快中心城區建設,促進城鎮組團設施配套和功能完善,營造道路、水、電、暖、氣、污水“六個有”的人居環境,帶動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按照四級體系梯次配置教育、衛生等公共資源,梯次建設交通、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用優質公共資源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集中。開展城鎮組團和重點社區公共服務覆蓋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做好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
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加快“三規合一”,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委員會制度,強化工作流程,對重大事項增加公眾參與環節,經專家論證后再提請規劃委員會研究議定。嚴格按照規劃高標準推進城市建設,同時加快配套設施建設,積極推進綠色節能和生態城市建設。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深化市容市貌精細化管理,拓寬城市管理廣度,向全社會管理延伸,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創新行政管理制度。落實中心城區鎮改辦管理體制;推進“四個轉變”,即村民變居民、農村變社區、集體經濟變混合經濟或股份制經濟、集體土地變國有土地;全面落實省直管縣的各項政策措施,并在一些領域有所突破;在3個城鎮組團率先實施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強鎮擴權,賦予其與經濟、人口規模相適應的管理權限,確保下放權力穩定運行;創新城鎮管理和服務體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履職能力。
建立多元化可持續城鎮化投融資機制。深入推進城鎮化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做實做強投融資平臺;創新融資方式,通過上市融資、股權融資、債券融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多種形式,拓寬融資渠道;推廣使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公用設施建設事業投資和運營。
加強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北方水城、生態綠城,努力構建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特色鮮明的北方山水園林城市;著力推進灤河綜合治理工程,加快推進灤河文化產業園區開發建設;加強對舊城改造、村莊撤并過程中歷史文化遺產、民族文化風格和傳統風貌保護,構建具有歷史傳承、有內涵、有底蘊的城鎮文化體系;大力推進環境治理工作,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標。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堅持“有中生新、無中生有”,加速構建“3+5+6”現代產業體系(“3”即精品鋼鐵業、裝備制造業、現代物流業;“5”即煤化工、包裝建材、節能環保、食品醫藥、高新技術五大產業;“6”即休閑旅游、教育培訓、養生養老、文化創意、科技研發、總部經濟六大現代服務業),為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產業支撐。把推進產城融合發展作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堅持以產業轉型促進城市轉型,以城市轉型支撐產業轉型,大力發展能夠吸納人口、活躍城市經濟的產業,加快園區、城區等平臺建設,實現以產促城、依城興產。同時,創新工作理念,將教育、衛生、養老等事業作為產業來發展,全面提高社會公共服務水平,帶動城市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