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體外沖擊波療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 ESW)
1 沖擊波定義
沖擊波是一種機械波,它具有聲學、光學和力學的某些性質,廣義上的沖擊波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如震動、雷電、爆炸和超音速航空器等均能產生沖擊波,沖擊波都具有壓力瞬間增高和高速傳導的特性,只是在能量、頻率和產生方式等方面有所差別.
2 沖擊波的發現及在醫學方面的應用史
60年代初,西德(聯邦德國)道尼爾航空公司的科技人員就發現當飛機高速穿過雨云時,可產生一種沖擊波可使飛機內部的器件受損,而飛機的外殼卻完好無損,這一現象引起了物理學家的重視,1963年該公司成立了沖擊波研究室。1966年該研究室的一位工程師偶然接觸到正在工作的沖擊波靶子,他的身體產生了如同電擊一樣的感覺,這位博學的工程師立即意識到這是沖擊波進入人體后產生的效應。愛森波格(慕尼黑大學外科研究所教授)與道尼爾公司沖擊波效應研究室人員通力合作,終于在1972年證明了經水傳播的沖擊波能夠粉碎離體腎結石,這一成功是體外沖擊波碎石史上的第一里程碑,它開辟了尿路結石治療的新紀元。到1980年西德慕尼黑德維哥麥西米蘭大學泌尿外科喬斯等將該機shou次用于臨床治療腎結石病人。1985年我國研制成功第一臺碎石機。
3 工作原理
沖擊波發生源有液電沖擊波,壓電效應、聚能激光、電磁感應和微爆炸等多種原理產生的沖擊波。(1)液電沖擊波發生源,是由德國道尼爾公司發明最早應用于沖擊波發生源。優點:脈沖波形穩,沖擊時間快。缺點;治療一個病人就要更換電極,放電穩定性差,焦點漂移。(2)電磁沖擊波發生源;優點;噪聲小,不用更換電極,放電穩定。缺點:沖擊波時間慢,使用能量高電壓在13~20kv臨床效果比液電式沖擊波差。該沖擊波發生器是由德國西門子公司和梅茲大學合作研究發明的。道爾尼公司的Compact、西門子公司的Lithostar體外沖擊波碎石機都采用電磁沖擊波發生源。(3)壓電晶體沖擊波源;優點:噪聲極小。缺點:功率較小,晶體的質量和壽命及安裝都要求較高,否則每個晶體觸發脈沖難以同步。(4)氣壓彈道式沖擊波源;優點:對肌肉組織療效好。缺點:治療時不能同時處理長期停留一處所形成的息肉、狹窄及其他病態。
4 沖擊波療法定義、應用及優點
應用沖擊波的原理針對人體機體肌肉\骨骼\內臟等組織病變進行病理性逆轉的一種療法.在醫學方面主要應用有:全身系統中的腫瘤及癌細胞沖擊療法;骨骼系統的肩周炎、網球肘、髕腱炎、跟痛癥等;泌尿系統的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等等。
體外沖擊波的優點在于:(1)損傷輕微,可替代某些外科手術療法;(2)一般采用簡單麻醉或不必麻醉;(3)治療時間短,風險小,可在門診進行治療;(4)無需特殊術后處理,且術后恢復較快;(5)治療費用遠遠低于開放式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