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擰緊過程中控制參數(扭矩、轉角、伸長量)的不同,螺栓裝配過程中基本的控制方法可分為扭矩控制法、轉角控制法以及伸長量控制法。
1、扭矩控制法
扭矩控制法通常適用于彈性范圍內控制螺栓的預緊力。在扭矩控制法中,把扭矩作為擰緊過程的控制變量,通過設定目標扭矩并擰緊到該目標扭矩,從而實現對預緊力的控制,是應用廣泛的一種扭矩控制方法。
影響扭矩法精度的因素主要是螺栓/螺母的材質、尺寸精度、表面處理狀態、環境溫度(濕度)、擰緊速度等的不同,從而影響擰緊過程中摩擦因數(或扭矩系數)的離散程度。螺栓擰緊過程中,由于90% 以上的扭矩是用來克服螺紋副、螺栓頭部(螺母)支承面的摩擦力的;因此,摩擦因數的離散程度對螺栓預緊力的控制有直接的影響。在生產過程中,螺栓預緊力的離散值可以達到,這就意味著在一組螺紋連接中,緊處連接的預緊力可能是松處的2倍甚至更多。
2、轉角控制法
轉角控制法可以在螺栓的彈性區和塑性區使用,是在擰緊過程中將螺栓與螺母的相對回轉角度作為指標進行初始預緊力的控制方法。
螺栓擰緊時,理論上,螺母(或螺栓)的旋轉角與螺栓伸長量有一定的比例關系,而螺栓的伸長量與軸向預緊力成正比(忽略扭轉變形對伸長量的影響)。因此,可以通過控制擰緊過程中螺母(或螺栓)的旋轉角來達到對螺栓預緊力的控制。轉角控制法主要受螺栓幾何精度的影響,如螺距誤差、中徑誤差、桿身直徑、光桿部分長度等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在初擰緊時,先要確定螺栓的貼緊扭矩,使被連接件達到緊密貼合,然后再轉過一個預定的角度,即為旋轉角度擰緊法,這種方法又稱之為“扭矩轉角”法。轉角法的擰緊精度通常高于扭矩控制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